藝術家選集 # 2: 鮑藹倫

藝術家選集

藝術家選集 # 2: 鮑藹倫

1961年出生於香港,鮑藹倫是香港錄像藝術領域的先驅,為香港最具影響力及前瞻性的藝術家之一。除了從事藝術創作之外,她在過去四十年致力形塑香港視覺文化,透過創辦數個重要組織,致力於推廣、策展及教育工作,其中包括1986年成立的錄映太奇 ── 香港歷史上最悠久的錄像藝術家組織及媒體藝術文獻庫。此外,她亦於1996年創立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並與成立於1980年代初的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持續合作,對在影像作品中探索表演元素和舞蹈侓動產生莫大興趣。鮑藹倫的作品曾在多個本地及國際電影節和藝術展中展出。2001年,她創作的《循環影院》更於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中展出。

她去

她坐上的士,芳心揚長,剛好蒼天降了這麼煽情得可以的雨,落在車頭玻璃,烙在心裡,水撥一抹,水化為一層膜,眼前的都化開了…

導演 / 鮑藹倫
1988 / 2’40 / Video 8 / 單頻道錄像 / 有聲 / 4:3

借頭借路 II

《借頭借路 II》由幾格錄像開始,重複再建構再改造而成的作品,帶有象徵意味地解放了電視框內框外,由一個台上台下台前台後的搜索,變成一種游離於框內框外的旅程。

導演 / 鮑藹倫
1989 / 5’49 / Video 8以Betamax剪接 / 單頻道錄像 / 有聲 / 4:3

兩頭唔到岸

《兩頭唔到岸》利用了來自政府的新聞片。從六十年代的橫渡維多利亞海港比賽,隱喻現今九十年代香港過渡的心路與歷程。

導演 / 鮑藹倫
1990 / 5’40 / VHS / 單頻道錄像 有聲 / 4:3

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借香港粵劇名伶任劍輝丶白雪仙合演的電影《李後主》中的故事,比喻女人與女人之間的親密情感。在現實中,白雪仙送給任劍輝那句「如可蜀夸,人百其身」,是永訣也是若即若離的深情,如何淒艷動人總比不上長存在鏡頭前後像霧又像花的驚鴻一瞥,或者是纏綿悱惻的生離死別。

導演 / 鮑藹倫
1992 / 6‘39 / Hi-8 / 單頻道錄像 / 有聲 / 4:3

大動作 #1/10

與舞者/編舞黃大徽合作,以實驗媒介探索空間與動態的關係,並穿梭於90年代的香港,記錄身體與城市的迷亂不定。

導演 / 鮑藹倫
1995 / 5‘25 / Hi-8以SVHS剪接 / 單頻道錄像 / 有聲 / 4:3

循環影院

跟隨鏡頭望望望的同時,打破慣常觀望/觀賞的方式。本片的導演剪輯版在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香港館展出。

導演 / 鮑藹倫
1999 / 11‘42 / DV / 單頻道錄像 / 有聲 / 4:3

蔭功

《蔭功》歌頌手部的表現主義。作品在圖像上應用萬花筒效果,使撫摸動作創造出生物形態,如植物或身體器官。

導演 / 鮑藹倫
2003 / 2‘36

52赫茲

一頭名為「52赫茲」的鯨魚,聲音比同伴的來得高,不被同伴們聽見,故此被稱做「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鮑藹倫以這尾特別的鯨魚,帶有詩意地呼應一個性工作者丶一個網紅和校園欺凌的故事。

導演 / 鮑藹倫
2023 / 16‘19

放映資訊

14/11/2025 [五]
1pm
1/F Kino, Eaton

票價

HK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