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選集 #1 : 寺山修司

藝術家選集

藝術家選集 #1 : 寺山修司

1935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的寺山修司,是詩人、戲劇家、作家丶電影導演及攝影家。他是二戰後日本前衛藝術中最具影響力的先驅之一。1969年,他與友人創立實驗劇團天井棧敷,對當代戲劇影響深遠,更經常應邀在國際巡迴演出。 寺山修司亦是日本新浪潮電影的重要人物。在他為數不少超現實和實驗性電影中,往往滲透著他自傳式的影子。其電影和戲劇作品互為表裡,建構充滿情色詭異和出逃現實的瑰麗奇幻世界。寺山出版了近200部文學作品,以及20多部短片和長片。他於 1983年離世,享年47歲。

檻囚 (Ori)

一部早期的日本實驗短片,片中的角色脫離現實,一系列實驗性符號組成影像拼貼:女人以戀物的方式舞動丶男人瘋狂地敲打但丁的鋼鐵地獄大門丶時鐘和山羊在不同場景之間流轉。究竟要如何才能掙脫時間、空間、自我的牢籠?

導演 / 寺山修司
日本 /
1964 / 11’48 / 16mm

蝶服記 (Chōfuku-ki)

本片的構想源自寺山修司曾創作的俳句「在眼罩之處,死蝴蝶就這樣子,跨越了山河」,並融合「受干擾電影」的概念拍攝而成。 透過這部作品,寺山在「觀看」的「主體」與「客體」間,進行了多重辯證。

導演 / 寺山修司
日本 / 1974 / 12’40 / 16mm

疱瘡譚 (Hōsō-tan)

影片中,男孩包紮的臉部特寫與一隻在螢幕上爬行的蝸牛之間的關係幾乎被描繪成一種皮膚病。寺山嘗試將影像想像成皮膚,對影像進行各種「切割」與「清洗」,試圖讓觀眾從觀影中,感受到皮膚病所帶來的搔癢與難耐。

導演 / 寺山修司
日本 / 1975 / 32’18 / 16mm

橡皮擦 (Keshigomu)

夢幻般的海浪意像,女子與海軍軍官之間的模糊關係,是記憶?是虛構?相片中的臉孔,已被橡皮擦塗成空白。寺山修司稱本片是「『刮痕』與『記憶翻修』之作」,時間流逝讓記憶出現刮痕,嘗試用橡皮擦拂拭,卻連記憶都逐漸抹去。若刮痕能被擦去,記憶是否也能擦掉重寫?用來抹去過往的橡皮擦,隨著不斷擦拭,也會逐漸變短不見。於是,就連「修飾」本身,都會消失無蹤。

導演 / 寺山修司
日本 /
1977 / 21’11 / 16mm

康城影展:(導演雙週)(1968)
墨爾本影展(1969)

放映資訊

14/11/2025 [五]
11am
1/F Kino, Eaton

票價

HKD110